近日,四川省環境科學學會公布2023年度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名單,省環科院“四川全域土壤污染精準識別及風險管控關鍵技術”項目獲科技類一等獎、“鄉鎮污水處理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獲科技類二等獎。
四川全域土壤污染精準識別及風險管控關鍵技術
“四川省土壤污染分區管控關鍵技術及模式”研究立足于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針對四川省全域土壤污染基礎數據缺乏,管控重點不明,管控技術儲備不足等問題,難以支撐基于土壤污染風險管控的國士生態安全格局構建。以四川全域“多層次污染識別-多要素風險分級-多模式分區分類分級管控”的主體研究思路,在四川全域高精度多層次多結構土壤數據采集融合、土污染特征指紋識別解析、區域土壤污染風險分區分級及管控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的學術成果與技術創新。項目成果在四川省3個土壤環境風險管控試點區、8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示范區、15個長江黃河上游土壤風險分區管控試點區和21市(州)土壤污染分區管控中成功運用,形成了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四川模式”,其中開發的多源數據自動檢查識別程序經生態環境部在全國推廣運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
鄉鎮污水處理技術集成與示范
該項目圍繞解決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內鄉鎮污水廠升標改造過程面臨的重大需求,針對升級改造工藝復雜、污泥產生量大、運管成本高等問題,產學研協同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創新開發了城鎮生活污水新型除磷劑及深度脫氮除磷關鍵技術,研發了新型生物反應器載體材料,集成了“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高效組合工藝,顯著提高處理效率并降低污泥產量,實現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該項目研究成果適用于小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提標升級改造,經推廣應用后,可實現污水廠出水水質穩定達《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要求,且實現噸水節約運維成本0.2元。
實踐為本
創新為源
堅持科技創新支撐
為新質生產力注入綠色動能